燈會時的飲食文化淵遠流長


燈會

中國舉辦燈會時的飲食文化淵遠流長,博大精深


而且其許多支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象征意義。元宵節(jié)的湯圓,即是專屬于元宵節(jié)的食品。 每一個節(jié)慶在中國都有其特定的飲食,如端午食粽子,中秋食月餅,春節(jié)包餃子,而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(jié),便是吃湯圓了。不過,在自貢燈會中,元宵節(jié)起初并不吃湯圓,在南北朝時期熬豆粥,唐代則食面璽、焦搥,到了北宋,人們以米粉為丸,稱之為“上元圓”(“粉圓’’)、“米圓子"、“燈會圓”、“粉果”。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水煮圓子和湯吃下,又充饑又解渴,而且糯米(或粳稻米)作粉,包上各種香甜餡兒更可口,于是,吃湯圓的習俗從此便流傳開來,經(jīng)久不衰,難怪周必大詩云:“星燦烏云里,珠浮濁水中。 元宵節(jié)俗稱“元宵”英文名(Lantern Festival)之俗在各地的方志中多有記載:《

直隸志書》載定州于上元日“系煙火藥炮于高棚,自下燃之,次達于頂。設燈會于塔,望如列星。以油搥粉圓為節(jié)食。十六日前夕,置紙釜中,且設香案縷而結(jié)之,名‘九女封’,以占吉兇”。又有曲周縣于上元前后“為元宵,人家再祀天地祖先,村落結(jié)山棚,捉傀儡,會酒食。城市街心懸燈會.或采箋作聯(lián)句……席間張燈會,餌粉作丸置湯中,謂之‘元宵’。 

《河南志書》載咸寧縣于“元宵為粘糕面繭,俗為‘乞蠶’及元宵圓以獻祖先,饋親友,惟新親為盛,佐以衣物酒果花火燈會燭之屬,在第十六屆自貢燈會成果中,有一個燈組謂之‘寧燈會’,貧富有差。"《浙江志書》載海寧縣之“上元菊花燈會***工,***盛于雙廟.與元宵鼓繁音急拍,為寧邑三絕之二,人家粉圓相餉者名‘燈會圓”。 


《江西志書》載永豐縣于“元宵懸燈會中堂,以米粉為丸相餉,謂之‘上元圓’。 而北京的“元宵”,則是以甜餡兒為主,“自十三日至十七日五天.謂之‘燈會節(jié)’,各商店均陳列燈會彩,各住戶亦于灶王前燃燈會燭。此數(shù)日內(nèi)均食元宵,即米面裹成之珠狀物,內(nèi)實以糖?!?見《北京輶軒錄新年佳話” 在《儀征歲時記》中,還對元宵有所定義:所謂“元宵者,搓糯米粉,包桂花鹵于中,而為團,可以象月圓也"。 民間有吃湯圓習俗,宮廷亦不能外,為什么辦燈會?據(jù)萬依所言:“上元節(jié)亦稱元宵節(jié),由于是夕有吃浮圓子的習俗,后竟將浮圓子稱為‘元宵,。 此夕不但民間家家吃元宵,宮中這幾天晚膳中亦各有元宵一品,在圓明園被英法侵略者焚毀以前,多于園中山高水長處放煙火,以使新年活動在高潮中結(jié)束?!?見《故宮博物院院刊清代宮俗與民俗》l 985年2期P47) . .上元啖元宵之俗一經(jīng)形成,便被賦予了一種文化學的含義,其一,它象征團圓吉祥;其二,它可占卜吉兇。 


據(jù)《湖廣志書》載,德安府在“元夜家制元宵團相餉,又大者為鵝卵,婦人視火候以占生產(chǎn)”。 又河南沘源縣將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謂之燈會節(jié),于“晚間,以米面制成之燈會盞,添油少許,點放各處,謂之‘燈會山,。兒童輩伺無人時,將面燈會偷回大嚼,謂之‘渝燈會盞’,意謂此燈會系神明之物,食下必能免災病。點燈會畢,男女老少,無不華服靚裝,聯(lián)袂出游,謂之“大觀燈會”,又曰‘消百病,?!?見《沘源縣之燈會節(jié)》)

華亦彩團隊